Skip to content

批判日记——残暴化了的羞耻感

羞耻感——即为极端化了的挫败感

陈述列表

  1. 谁让你感到愤怒、挫折、迷惑?为什么?谁激怒了你?他有哪些地方是你不喜欢的?
    • 我对我的父母很愤怒,因为他们一直在通过“情绪勒索”(威胁和抛弃)来控制我
  2. 你要他如何改变,你期待他怎么表现?
    • 我要他们过来和我道歉
  3. 他应该(或不应该)做、想、成为或感觉什么呢?你想给他什么样的忠告?
    • 他们应该尊重我的想法、我的选择,不要随意批驳他们,更不应该用威胁的话语来让我就范
  4. 你需要他怎么做,你才会快乐?
    • 我需要他们能够无条件的接受我的不同
  5. 此刻,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呢?请详细描述一下。
    • 一群不知道该如何生活的人,处处我行我素,毫无配合和承担他人之意
  6. 你再也不想跟这个人经历到什么事?
    • 我再也不想被如此蔑视

思考列表

他们一直在通过“情绪勒索”(威胁和抛弃)来控制我

  1. 那是真的吗?
    • 是的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是的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很愤怒,想要大声争辩——凭什么你们能够随心所欲而我不行呢
    • 然而我却不敢为我争辩,因为我身上贴着一个标签——残疾人
    • 故而不能与他们翻脸,否则我就无依无靠了,那样我就会立马完蛋的
    • 所以我只能把这种怒火压下来,憋着,另外找个时间哭出来
    • 然而很多时候我是哭不出来的,内心好像有个反抗的声音——就这么点破事哭什么哭
    • 所以更多时候我只能听天由命,让时间的风沙来慢慢掩埋和清洗这种委屈的情绪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会平静的遵从他们的指示
  5. 反向思考:
    • 我一直在通过“情绪勒索”(失控和哭泣)来绑架和控制他们

我一直在通过“情绪勒索”(失控和哭泣)来绑架和控制他们

  1. 那是真的吗?
    • 是的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是的,如果没有我,他们应该早就分开了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很安心,因为这说明他们还是在乎我的,从而能够理直气壮的叫他们办事
    • 这让我有种报复的快感,使我乐此不疲
    • 但是实施起来是很累的,因为我得切换到那种失控的状态,才能把我的报复给合法化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将不能获得他们一丁点的关心
  5. 反向思考:
    • 我一直在通过“情绪勒索”来控制自己
我将不能获得他们一丁点的关心
  1. 那是真的吗?
    • 不是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不能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很恐惧,觉得我马上就会窒息死亡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发现我还在好好的活着呢,根本没有死亡风险
    • 同时我会感谢他们的付出,是他们让我活到了现在
  5. 反向思考:
    • 我始终能够获得他们的关心
我始终能够获得他们的关心与照顾
  1. 那是真的吗?
    • 是的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是的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觉得很羞愧,因为他们做的这些关心和照顾工作,对于别的正常人来说是不需要的,甚至是幼稚的
    • 这让我很伤心,想着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别人一样随心所欲呢
    • 为什么对于别人来说是幼稚的行为,在我这就成了必需品呢
    • 无人知晓,无人问津,我很想号啕大哭,然而哭完了之后呢
    •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我也还是那个我,什么都没改变
    • 我想要找个人倾诉一番,安慰一下我,但是却找不到,我的父母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倾听和安慰人
    • 如果我直接说出我的那些幼稚的需求,他们很快就会不耐烦,如同电池耗尽的玩具一样,不再理会我
    • 所以我才会通过报复的方式来达成我的需求,因为只有这样我才是安全的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会平静和安心的配合我的父母
  5. 反向思考:
    • 我愿意和期待下一次受辱经历

我要他们过来和我道歉

  1. 那是真的吗?
    • 不是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不是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收获一种胜利感,然后洋洋自得的想跟别人炫耀,完了后又开始期待下一次胜利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的生活将毫无生机
  5. 反向思考:
    • 他们不该和我道歉

他们不该和我道歉

  1. 那是真的吗?
    • 是的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是的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很愤怒,为什么你们犯错就可以装作啥事都没发生一样
    • 而我犯错就要接受你们的冷嘲热讽,甚至是威胁
    • 所以我才会想要报复,而且是合法的报复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非常平静的面对现实
  5. 反向思考:
    • 我愿意和期待下一次受辱经历

我的生活将毫无生机

  1. 那是真的吗?
    • 不是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不能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很害怕,因为我找不到我活着的意义,我找不到我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和存在感
    • 因为我在现实中是绝对无能的,我根本找不到谈资来和别人拉关系,唠家常
    • 我的生活无趣至极,对方哪怕是个街边的乞丐,其经历都要比我精彩的多
    • 最起码他还有社交能力,还能见到陌生人,尽管那些人可能懒得搭理他,可就是这样也一样比我精彩
    • 最起码他还能看到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不像我只能看着别人做的数据切片来活着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会积极的参与社交活动,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5. 反向思考:
    • 我的生活是充满生机的
我的生活是充满生机的
  1. 那是真的吗?
    • 是的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是的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感觉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当别人还在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我却能够在这思考这些无用的哲学问题
    • 思考累了就刷刷短视频,玩玩游戏,聊聊天,实在觉得不爽了还能“欺负”一下我的父母来发泄发泄
    • 像我这种客观上能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和目标的生活的人一定是很少的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非常宁静的享受当下
  5. 反向思考:
    • 我愿意和期待下一次受挫经历

他们应该无条件的接受我的想法

  1. 那是真的吗?
    • 不是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不能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很不安,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就好像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一样
    • 于是我就想要惹他们生气来博得关注,然后我就找到了一种取得关注的方法——报复
    • 我发现这种合法化的报复还挺好玩的,既能博得关注又能发泄情绪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会对他们的漠视一笑了之
  5. 反向思考:
    • 我应该无条件的接受我的想法

我应该无条件的接受我的想法,无论好坏

  1. 那是真的吗?
    • 不是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不能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觉得很羞耻,很想要消灭那些不好的想法,似乎那些想法一出现就代表我是个彻底的坏人和失败者
    • 我的身体也就由此变得失控,似乎想要帮我把那些想法发泄出去,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 于是我开始伤心,不停的责备自己怎么那么没用,为什么我会对别人嗤之以鼻的想法那么看重
    • 情绪就这样不断低迷,直至崩溃。直到这时我才能让我的父母过来安慰我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会冷静的看着那些想法起起伏伏
  5. 反向思考:
    • 我愿意和期待再次感受到这种羞耻感

报复是很可怕的

  1. 那是真的吗?
    • 不是,报复本身是不可怕的,甚至可以说他是社交的核心要素之一,只要有社交就必然存在报复
    • 因此“报答”和“报复”是两面一体的存在,是构成人格独立的核心因素,没有他们就没有独立性可言了
    • 所以真正可怕的是报复的手段,比如父母对我的报复手段是抛弃,而我对外界的报复手段是失控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 不能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 我会很害怕,生怕我的下一个动作、下一句言语、下一刻的想法,会遭受天谴,让我死无葬身之地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我会无忧无虑的活在当下
  5. 反向思考:
    • 报复是不可怕的

本站总访问量 本站总访客量